查看活动

卫报:最初的瓜氏战术已经出现问题,经典9号位开始回归

作者: 绿茵闪电 发布时间:今日00:30 阅读次数:3

北京时间9月14日,英格兰媒体《卫报》记者Jonathan Wilson认为最初的瓜迪奥拉的战术已经落后。

从在巴塞罗那执教的第一个赛季开始,瓜迪奥拉的足球方式便主宰了世界。他的哲学如此高效、如此普遍,以至于如今没有一位精英教练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其影响,即便他们不是彻底的信徒。

但随着对其方法近乎普遍的接受开始出现裂痕,随着其他英超球队背离或改造“瓜氏主义”,转向反击、定位球、依赖带球突进的球员,或更直接的踢法,结果便是深刻的不确定性。

这种不确定感或许能解释,为什么今夏的转会市场由前锋轮换所主宰, 大批俱乐部追寻经典的“9号位”,或至少是其现代变体 :身材高大、速度出色、技术全面,能跑边路通道的全能中锋,如同德罗巴或克雷斯波的模板。因为在信仰缺失时,还有什么比足球最根本的行为——进球——更令人安心的呢?一位能保证赛季进20球的前锋,至少能为球队带来某种层面的成就。

足球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时刻。“瓜氏主义”可能是世界上最具霸权性的风格。瓜迪奥拉的出现恰逢背景条件完美契合他的理念:球场技术的提升让球员一脚停球几乎成为理所当然;越位规则的自由化扩大了有效比赛空间;对恐吓性犯规的严厉打击,让那些技术精湛却身材矮小的中场球员得以施展才华。

足球已准备好接受瓜迪奥拉式的革新,但他的思想能如此迅速传播,也是因为足球从未如此全球化、从未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。世界顶尖球员从未如此集中在少数几家俱乐部,也从未有过如此聚焦的目光投射到他们身上。

大约十五年来,世界范围内都认可这是一种最有效的踢球方式。瓜迪奥拉主义有一个悖论:它的风格多样到几乎难以定义。不过,某些基本原则还是可以被辨认出来的:高位压迫、高位防线、利用控球来实现控制、不太信任盘带和远射、偏好低平球回传而非大力从深处传中的高球,以及与防线高度相关的那种对被反击的偏执。

但瓜迪奥拉本人并不像他的许多追随者那样是一个教条主义者:他灵活多变,不断创新和调整。 他喜欢在无球时保持一种 3-2-5 的防守结构,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,他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各不相同:有时是一名边后卫压上,另一名边后卫回收补位;有时是双边后卫都前插,中场的一名球员回撤到中卫之间;有时是边后卫内收进入中场,另一名边后卫回收补位;有时后防线由四名中卫组成,斯通斯会前插进入中场,形成双后腰。

如今英超有两位主教练曾经担任过瓜迪奥拉的助手:马雷斯卡和阿尔特塔。尽管两人都已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,但他们也展现了“瓜迪奥拉主义”在他们独立执教时所处的发展阶段:马雷斯卡来自那个通过控球来掌控比赛的时代;而阿尔特塔则出自采用四名中卫横向排布的时期。对这些顶级教练的战术评估,就像是一种“纵向品鉴”的瓜迪奥拉主义。

尽管瓜迪奥拉早年也曾与伊布拉希莫维奇和莱万多夫斯基合作过,但签下哈兰德无疑代表了最大的断裂。他的直接冲击力与瓜迪奥拉谨慎本能之间的创造性张力,帮助球队拿下了三冠王,但也可能埋下了如今问题的根源。

而埃德森被边缘化,以及特拉福德和多纳鲁马的加盟——这两人都不具备瓜迪奥拉一直要求的门将“清道夫”属性——则似乎是又一次向“正统化”的迈进。

不过,瓜迪奥拉与他本周日的对手、曼联主帅阿莫林形成鲜明对比。而眼下,在曼城前三轮联赛中遭遇两场失利之后,这个人似乎也同样迷失在荒原之中,困惑着下一步该走哪条路,就像所有其他人一样。

【上咪咕独家看英超】

特别申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So米的观点。如有关于内容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发表评论
发布
热门评论
暂无评论
推荐资讯
暂无资讯~

暂无资讯~